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565篇
基础科学   55篇
  383篇
综合类   1012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5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81.
大豆疫霉菌对大豆下胚轴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后1.5~24h,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2个大豆品种与大豆疫霉菌Ps411的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观察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对大豆下胚轴的侵染过程可分为侵入前、侵入、皮层组织中的扩展和进入维管束组织4个连续阶段。大豆下胚轴接种后在25℃保湿培养,1.5h后游动孢子即形成休止孢并萌发产生附着孢,3h后侵入表皮细胞,6h后进入皮层组织,24h后进入维管束组织。病原菌主要以侵染菌丝直接侵入表皮,表皮细胞间隙是主要侵入部位。皮层细胞是病原菌定殖和发展的主要场所,胞间菌丝侵入皮层细胞并形成吸器。在菌丝与寄主细胞接触部位的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常有胞壁沉积物的形成。在抗病品种上病菌的侵染事件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不能形成正常的吸器,胞壁沉积物明显多于感病品种,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明显受到抑制。利用β-1,3-葡聚糖免疫金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的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表明,胞壁沉积物内含有大量的β-1,3-葡聚糖,在大豆疫霉菌菌丝壁中也存在β-1,3-葡聚糖。以上结果表明,病原菌的侵染可诱导抗病寄主细胞内β-1,3-葡聚糖迅速的合成与积累、并形成胞壁沉积物,以抵御病菌的侵染与扩展。  相似文献   
82.
螺旋毛壳ND35 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性质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细胞壁为诱导物,模拟毛壳菌自然的重寄生过程,研究了内生真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 ND35 β-1,3-葡聚糖酶的产酶条件、性质,尤其是不同碳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真菌细胞壁及几丁质和昆布多糖,均可诱导产生β-1,3-葡聚糖酶,而作为分解代谢产物的葡萄糖则抑制产酶。经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及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并通过SDS-PAGE鉴定,纯化了一种分子量约为73 kDa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GLUC73。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40℃以下较稳定;最适pH值为5.5,在pH 5-9范围内均很稳定;酶活性受Hg2+、Fe3+、Zn2+、Mg2+等金属离子不同程度的抑制,Mn2+和Co2+对酶有激活作用;以昆布多糖为底物时,该酶的米氏常数Km为0.412 mg·mL-1,最大反直速度Vmax为3.876 U·mL-1。粗酶液同时具有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对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β-1,3-葡聚糖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和超微结构观察,间接证明了β-1,3-葡聚糖酶在螺旋毛壳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从武汉周边采集表现典型花叶症状的桃样品,提取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对这些样品进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分析的5个样品(P1~P5)均获得了预期大小约为337bp的目标扩增条带,表明样品均带有PLMVd.通过回收RT-PCR产物,用生物素标记制备探针,分别采用DNA斑点杂交、RNA斑点杂交和组织印迹杂交3种杂交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检测比较,3种杂交方法中,组织印迹杂交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快捷,适合于对PLMVd进行大田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4.
85.
In two field trials with oilseed rape, Coniothyrium minitans was applied to soil as a maizemeal-perlite prepar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its effect on sclerotial survival and apothecial production of Sclerotinia selerotiorum. The mycoparasite infected sclerotia and decreased sclerotial survival, carpogenic germination and production of apothecia. Effects were greatest when inoculum of C. minitans was applied in autumn, at the time of sowing, rather than when it was applied in spring. C. minitans survived in soil for 2 years and spread to adjacent control plots and infected sclerotia within those plots. Howev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inoculum potential of S. selerotiorum was reduced by C. minitans treatment, no disease control was obtained either in trial 1, where disease levels were low (0-20% of plant stems affected), or in trial 2, where disease levels were high (up to 70% of plant stems affected).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failure of C minitans to control sclerotinia disease in oilseed rape,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its efficacy in the fiel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6.
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0年4月至1994年4月对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灭菌条件下,以在培养皿中垫两层滤纸,用6BA作保绿主,超过人主至进行鉴定效果较好。(2)保绿剂的浓度低,发病快、退绿早,反之反病慢、退绿晚。其最适浓度是:苗期6BA为60-100ppm、苯咪唑为60ppm ;成株期6BA以80-150ppm为佳。(3)份病快、退绿迟的角度出发,鉴定材料以株龄小、叶龄短的初展  相似文献   
87.
塔里木灌区棉花生长发育光热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阿拉尔市气象局(原阿拉尔气象站)1961~2003年的气象资料,采用求平均值和五日滑动平均气温来确定某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其持续期活动积温。结果表明:塔里木灌区多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 873.3 h、日照百分率65%、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关键期每天的日照时数平均都在9 h以上,日平均气温值在25~30℃期间天数的多年平均值52 d;日平均气温≥10℃的多年平均初、终日在4月1日和10月18日、持续天数201 d、活动积温(∑t≥10℃)的多年平均值4 112.3℃;日平均气温≥15℃的多年平均初、终日在4月24日和9月30日、持续天数160 d、活动积温(∑t≥15℃)的多年平均值3 566.5℃。结论:灌区光照时间长短合适,总量十分优越,棉花生长后期天气晴朗,棉桃容易裂铃,有利于生产出色泽洁白、高品质的棉纤维;棉花安全生育期时间较长,热量条件较好,但秋温降低过快,吐絮期热量条件稍显不足,应多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88.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烟碱和新烟碱类杀虫剂都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激动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但这两类杀虫剂存在明显不同的选择毒性:烟碱类对哺乳动物毒性较高,而杀虫活性低;新烟碱类具有高杀虫活性,而对哺乳动物低毒。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对以前使用的如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烃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很少或无交互抗性,该类杀虫剂为防治一些世界性重大害虫(包括对以前使用的杀虫剂具有长期抗性的害虫)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已发现不少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文章就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9.
3种浓度NaCl对嫁接伽师瓜植株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自根伽师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150mmol/L的NaCl胁迫35d嫁接伽师甜瓜植株叶片和根系中的3种形态多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游离态多胺下降幅度最大;高氯酸不溶性结合态多胺含量变化较小。根系中PAO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叶片中PAO的活性先下降后上升。游离态多胺中,亚精胺和精胺(Spd+Spm)的含量变化与相应部位PAO的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表明PAO在盐胁迫下可能调节了游离态多胺的含量从而影响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与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90.
用改进的Ellman方法测定了河北省昌黎、涿州、卢龙和抚宁四个不同地理种群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化特性及其对抑制剂涕灭威和毒扁豆碱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甘薯茎线虫AChE至少存在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对毒扁豆碱的IC50值小于10^-6mol/L,另一种类型大于10^-4mol/L。当抑制剂毒扁豆碱浓度为10^-6~10^10mol/L、涕灭威浓度为10^-5~10^10mol/L时,甘薯茎线虫昌黎种群AChE的敏感性抑制率明显高于涿州、抚宁、卢龙三地的甘薯茎线虫种群AChE的抑制率。各地种群AChE对抑制剂敏感性差异是由于甘薯茎线虫AChE的多态性和各分子型综合性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